背景图
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偷懒的人”会更富有,更幸福

来源:金海岸娱乐 作者:金海岸娱乐 日期:2023-06-03 17:00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信息流通量大且范围广,久而久之,信息泛滥成为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。打开手机,各种各样的应用APP、公众号、品牌网站,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刷你的神经,让你在感受愉悦感和新鲜感的同时,你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不经意间被消耗殆尽......
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偷懒的人”会更富有,更幸福

如何避免陷入信息黑洞?

英剧《神探夏洛克》中,福尔摩斯说自己的大脑就像是一个硬盘,由于储存空间有限,他会及时的将无用的信息删除,只留下对自已有益的信息。当前,信息泛滥,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面前,我们多少都会显得力不从心。为解决信息过量这一问题,我们首先要学会分析和了解自身的信息需求,再对信息作出判断和筛选,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,摒弃无用信息。

对信息进行分类是“应对”过量信息颇为关键的一步。按照实用性和兴趣度,可以将信息分为以下几类:

噪音型信息

信息泛滥的时代,我们会受到各类信息的轮番轰炸,热点事件,时事评论,社交动态,明星动向,以及各种来源不明、道听途说的资讯……这些信息大都活跃在微信朋友圈、各类新闻APP、微博以及日常聊天过程中。这些信息占我们日常接收信息量的70%左右,且信息价值不大。

由于我们的精力有限,如果时间都被这些低质量的信息占据,留给我们真正思考的时间就会变少。很多时候,信息过载的原因是没有学会舍弃,因此,学会信息管理,首先要学会“偷懒”,筛选无用讯息,避免它们干扰你的大脑。

资料型信息

我们在日常的阅读中会有很多附属品的产生,大到一些企业的经营案例、一些名人演讲;小到一些旅游攻略、指南等,这些信息可能短时间内对我们没有什么用,但由于这些信息经过系统化的整理,内容详实。像这一类低兴趣、高系统性的信息,我们把它称之为资料。

如何处理这些资料?一个有效的做法是:不保存资料本身,而是保留关键词,留下链接。当需要这些信息时,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,按图索骥。一步步找到它们即可。

对待这一类信息,最重要的是追踪溯源,找到资料的原始出处,不断拓展自己的信息库。这样一来,单一的资料会演变成拓展渠道,自己搜集、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应也会提高。

方法型信息

一些感兴趣又系统的信息,可以将其称为方法。这类的信息,一般有两种。第一种:可以直接操作实践。比如某个应用APP操作方法、某个有效的技巧等。经过多次重复运用,可以将这一方法内化,变成自己的技能。第二种,是把想法升级为具体的行动。例如,当你看到一则有关旅游景点的信息,你会有意识的记录下来。然后,看看自己的日程,考虑:是否安排一次旅游?这是一个想法,如果决定出行,这时,它就从想法转变成了方法。

前面讲的,是对信息的三种分类。那么,分完类之后,有哪些方法,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呢?在管理信息时,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?我将它们总结为下面3 种。

联想

很多时候,单条信息本身可挖掘出的使用价值不大,但当相关信息聚集起来,就会构建出新的创意点和结论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知升级。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联想?金海岸娱乐建议:通过建立思维框架,把手上的资料和想法放入框架中去审视,并不断地完善框架。同时,也可以把每条信息标签化,待机会合适,将它们串联起来,构筑成方法。

假设

在平常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,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现象的原理、规律、效应等。那么,当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某种现象,能否做出大胆假设:这种现象和某种原理有关?是哪种规律的体现?然后围绕这个假设,搜集资料,进行调研,检验它的准确性。

搜索

最后一种方法就是主动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。在信息搜索时,我们可以采取多关键词交叉搜索,利用专业平台,比如Google 学术、各类行业数据库……诸如此类。平时多积累一些信息库,用的时候会更高效。

信息泛滥的时代,“偷懒的人”会找方法提高效率,他们会筛选感兴趣的、关注的、需要的,真正有价值的信息,真正做到“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”。